综合新闻

建筑之美,归根到底是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之美

来源: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

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7-30

靳言摄影作品《不忘初心,走新路》旅程”

“这样的建筑只有上海才有,是‘人民的城市,人民的城市’的生动体现。”站在“生态绿山”合影前,一位外国游客感慨万千。这是“建筑可读”全国摄影大赛在杨浦滨江毛马仓库揭幕的场景。展厅内,从古韵十足的水乡古镇到刚刚落成的文化新地标,从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到“浦东三段”……上海多元的建筑语言已经固定,展现了城市的精神和精神。品格,彰显城市软实力魅力。

爱护历史文物

在勘察设计大师唐元眼里,上海是“谦虚”的城市精神。 “开放、创新、包容”的城市性格,在中西建筑的交融、新旧交替中得到充分体现。以现代建筑为例。虽然很多设计源自乌达克、哈沙德等外国建筑师,但也有不少来自中国建筑师。例如,被誉为上海“小紫禁城”的杨浦区图书馆,就是由中国著名建筑师董大佑设计的。整座建筑雕梁画栋、双棱屋顶、琉璃瓦顶、天花彩绘,尽显传统古韵。上海几乎所有著名的现代建筑,包括外滩建筑群,都是由中国能工巧匠建造的。 “没有大师们的卓越、智慧和追求卓越,这些建筑不会停留在现在的位置。当然,我们现在的保护和修复已经提高了它的性能,并为它注入了许多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新功能,使其寿命延长,发挥更大的作用。”唐元说道。

展览中,一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修复过程的照片相当有趣。屏幕上,工人们正在安装“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”的牌子。他们的谨慎和虔诚正涌向他们的脸庞,很是感人。

这只是上海对历史文物的珍惜和尊重的一个缩影。为保护和传承“最上海”的城市文脉,上海不断加强对历史建筑、风貌街区、革命遗址、工业遗迹的保护利用,探索更具创意的传统历史文化“开放方式”,促进了更多的“工业锈”。 “乐队”变成“生活秀带”和“文化秀带”。

“不是我做得好,而是建筑本身很棒!”

对于这一点,交通部教授张明深建筑学,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,有经验。他以Green Hill的设计为例。这里原本是一家烟草公司的机修仓库,直接堵住了河边空间。设计师与相关部门协商后,将原有重型仓库的上部一层一层地切断,呈现出幽静、丘陵状、种植种植植被的奇特造型。一楼被抬高以允许道路通过,并在里面挖出一个中庭。阳光一层一层的穿透,建筑就像一个层层叠叠的复杂框架。光影在这里玩耍,让人想起巴比伦的“空中花园”。因画面精美,照片《生态绿山》荣获“建筑可读”全国摄影大赛一等奖。 “不是我拍得好,而是建筑本身很棒!”摄影师王洪刚说。

"只要你觉得上海的建筑漂亮,你拍的照片就可以了会很漂亮。”上海格屋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付祥林感叹,本次大赛参赛者多为业余摄影爱好者。很多照片都是用手机定格,体现建筑与人的良性互动。早在三年前,上海就推出了“建筑可读”。对外开放的历史建筑从近百处增加到1039处,2458处古建筑设置二维码,方便市民和游客更快了解古今……在此基础上,上海市今年推出“建设好听”3.0版本,采用年轻人爱听的方式,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,让更多人享受到“人民城市”的发展成果。这包括“可以阅读的建筑”全国摄影大赛。

“建筑之美、服务之美、创意之美归根结底,是上海的精神风貌和性格之美。”傅祥林认为,凭借“海纳百川、精益求精、启蒙、智慧、谦逊”的城市精神和“开放、创新、包容”的城市品格,上海将吸引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。中外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。有才华的人和熟练的工匠激发了他们的灵感和创造力,从而诞生了建筑奇迹。”这既是硬实力,也是软实力。它不仅是上海从过去到今天的力量源泉,也是从今天到未来的不竭动力。”

<部分> <小时>

作者:李婷

图片来源: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,建筑实践公众号

编辑:王立成

主编:邢晓芳

<部分> <小时>
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
上一篇:现恒建筑股价涨12.0% 现报0.21港元
下一篇:没有了